通知公告

more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九秩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学术论坛预告(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1-09-15点击量:

论坛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是在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部设备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科研工作,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评为“A-”。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输入/输出技术,高可靠、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图形/图像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和软件中间件技术,深度学习硬件和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片上网络高速互连、高性能异构并行计算等。

陕西省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一级学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形成了高水平的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研究队伍,同时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目前实验室共有33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1名。校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高水平人才。

值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为营造校庆氛围,激发广大师生、院友参加校庆活动的热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特举办“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院友学术论坛”,邀请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阿里巴巴、南昌大学等单位的优秀院友,通过主题报告的形式,围绕学科前沿及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讨,并对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交流,期待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省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重点实验室良性发展,扩大我校计算机学科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论坛组织:

主办:

陕西省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

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

论坛主席

万波教授

论坛副主席

杜军朝教授,刘锦辉副教授

 

论坛安排:

论坛时间:2021年9月18日(周六)

论坛形式:线上+线下

线上:腾讯会议(会议号:477 750 427,密码:123456)

线下:北校区主楼II区319

议程安排

 

 

报告嘉宾简介

 

程明明

南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报告题目:大规模图像的多粒度目标检测

报告摘要:

从图像中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信息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任务。鲁棒的目标检测与信息提取需要对不同粒度的信息进行高效的整合。本报告从多层次卷积特征融合、基于短连接的多尺度融合与深度监督、基于分层递进残差设计的层内多尺度特征表达、时序多层次信息提取、霍夫空间度尺度检测、多模型高效融合、多图像联系分析等角度入手,系统地介绍南开大学媒体计算团队在边缘检测、显著性物体检测、图像分类、语义分割、物体检测、关键点估计、视频动作分割,语义线检测、行人计数、年龄估计、图像超分辨率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本次报告也将从实例、图像、以及整个数据集三个粒度出发,对大规模图像集合进行联合分析,以减少图像理解算法对大规模精确标注的依赖。

报告人简介:

程明明,南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在SCI一区/CCF A类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论文Google学术引用2万余次,一作论文单篇最高引用4000余次,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华为手机智能拍照、推想科技CT影像智能分析、金风科技风电设备运行监控、和中化农业病虫害识别等领域。获得ACM中国新星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现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并担任SCI一区期刊IEEE TIP编委。

 

张峰

中国人民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报告题目:新硬件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报告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正在成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管理技术正在经历以软件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平台的变迁。现代大数据应用逐渐出现计算模式多样化,面对分析计算、流计算、机器学习等负载并存的大背景,高性能计算技术,特别是硬件加速器,正在显著改变传统的大数据系统的底层支撑载体。本次报告重点关注新型硬件环境给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介绍在混合与异构硬件环境下的大数据应用加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如何利用新硬件对数据库、流处理、机器学习等大数据负载进行硬件感知的性能加速。

报告人简介:

张峰,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系列人才岗位副教授,博导。201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数据库、高性能计算,主要研究压大数据环境中压缩数据的高性能直接处理与分析。在USENIX ATC、VLDB、TPDS等会议、期刊发表CCF A类论文二十余篇。任多个国际期刊与会议的审稿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优秀毕业生、ACM SIGHPC中国新星奖。

唐铭谦

阿里巴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报告题目:视频AI与数智媒体

报告摘要:

随着新型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AI对于数智媒体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应用型变化,通过视频内容结构化、视频多模态搜索、视频场景下内容合成,结合媒体AI及AI编辑部产品,赋能融媒体应用。

报告人简介:

唐铭谦,阿里巴巴达摩院视觉技术高级算法专家,2014年硕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阿里巴巴校招第二届阿里星,负责达摩院多模态理解及数智媒体技术方向和团队。团队长期致力于视频领域中多模态技术的研究和落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视频理解、视频搜索、视频生成等多模态融合领域,在大规模多模态视频自监督、跨模态搜索、半监督学习、小样本学习、行为检测等技术领域均有长期投入和积累。团队同学均毕业于包括清华、北大、中科大、西电在内的知名高校硕博,每年均有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博士交流学习,团队发表包括IJCV/CVPR/ICCV/ECCV/TMM等在内的论文40余篇,获得国内外竞赛冠军奖项7项,亚军1项,季军1项。相关技术在阿里生态体系内支持大部分视频应用场景,在端到端性能和处理倍速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云上对外支持传媒行业、泛视频娱乐行业等头部视频客户。唐铭谦致力于视频理解技术研发和相关云产品商业化,涉及音视频内容结构化、多模态内容搜索、短视频自动/辅助生产,已发表包括CVPR、ACM MM在内的多篇论文,获得学术竞赛国际冠军5项,包括AVA-Kinetics、HACS、EPIC-Kitchens等,累计申请专利30余项,深入研究如何通过视觉技术赋能电商、传媒、泛娱乐等领域,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林德钰

南昌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报告题目:数能一体化通信与万物感知及互联

报告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物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对于万物感知及互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能量供应不足问题一直是其主要瓶颈之一。数能一体化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模式,为其能量受限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然而,数能一体化传输与能量自治万物感知与互联的有机结合依然面临不少挑战。本讲座将简单综述万物感知及互联、数能一体化通信的相关进展,深度剖析两者有机结合存在的重要挑战,理性分析并指出其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林德钰,博士,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讲师,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际顶级双认证网络工程师(CCIE RS方向与CCIE SP方向),IEEE会员(94055775)、ACM会员(0703063)、CCF会员(65340M)以及CIC会员(E217900106M);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秘书、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CCF南昌分部执委、赣江新区“海智计划”C类人才、南昌大学“香樟育才”青年学者、国际著名赛事IEEE Xtreme导师,国际期刊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特约编辑,国际著名SCI期刊IEEE Systems Journal、Ad Hoc Networks、IJDSN、RESS以及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审稿专家,CBIoT 2021、IWMSME 2021等知名国际会议TPC以及国际会议CSIP 2021的Keynote Speaker。

 

黄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报告题目:新时代下“硬件安全”前沿研究技术分享

报告摘要:

当前,芯片可靠与安全问题在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备受重视。随着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嵌入式系统等高新技术领域,对芯片的可靠与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讲座将从可靠和安全两个维度,针对物联网等典型应用,探讨可信芯片的安防检维技术,深入分析“硬件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目前主要的防护手段和策略,将针对以下问题分享观点:如何对硬件木马进行有效检测;PUF芯片安全技术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机器学习技术在硬件安全中的应用等。

报告人简介:

黄钊,工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西电博士后,CCF会员、CCF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委员、CCF容错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测控协会会员,国际著名SCI期刊IEEE TCAS-II、WWW、IEEE ACCESS、JISE,国内计算机中文EI期刊《计算机学报》,以及ASHES 2021、ISCAS 2020等知名国际会议审稿专家。

 

论坛主席

万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男,教授,博导,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部设备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分别于1998,2001和2008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取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5 - 2016年在英国Bristol大学访学,从事脑机接口和tDCS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在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从事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与理解、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以及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结合研究工作发表包括CCF A类在内的多篇SCI/EI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论坛副主席 

杜军朝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陕西省智能人机交互与可穿戴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双导师制”导师,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评委,西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亚马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云创学院”负责人,西电“师德先进个人”,西电ICT校友会副秘书长,ACM西安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图灵大会组委(担任共同宣讲主席、工业主席等)与将在西安举办的2022年中国图灵大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2021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出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物联网工程专业规划教程《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第6次印刷);

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面上、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省部级项目支持下,研发大规模、实用化、高可靠的物联网感知、协议和智能服务系统和关键技术。在国际旗舰会议ACM Ubicomp、ACM Mobisys、IEEE/ACM期刊等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2017 ACM Ubicomp杰出论文奖(CCF A)。

研发基于国产“申威”和“飞腾”处理器的虚拟化测评技术与工具,主持制定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系统虚拟化技术与系统通用测评要求》标准;研制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电磁频谱检测系统,打破了国外设备在该领域的垄断,为我国电磁频谱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跟踪与预警系统,在国家重要行业的工程项目中应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研发新一代多媒体智能客服系统,打破了欧美企业产品在我国重要行业的垄断,实现了关键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化升级。

 

刘锦辉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中心主任。CCF会员,嵌入式系统专委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结构、嵌入式SoC系统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航空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8项。获陕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电子类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上一篇:【九秩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友学术论坛预告(第五期)
下一篇:2021 CCF中国软件大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