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长期以来,在学校活跃着一支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他们立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自觉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燃灯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伟教授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教学是一个不断朝着理想状态迈进的过程”
自2009年入职以来,刘建伟已在教坛耕耘十二年。匆匆十余载,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他认为自己就是做了看书、写书、教书三件事,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上“革命”,岗位和职责赋予了更多使命罢了。
对于自己当选为“师德标兵”,他开玩笑地说:“朱砂无存,红土为贵。”按照他的理论,“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教师的职业要求,“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要求,“六要”好老师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他们是内在一致的。对于教师而言,这些要求既是高线,也是底线,一个老师努力达到职业要求,可以说是优秀,也可以说是合格。“对于我而言,教学是一个不断朝着理想的状态迈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达到职业要求的过程,是本分,也是责任。”
刘建伟可以自谦,然而听过他课的学生则多是“溢美之词”。儿时评书艺术的熏陶,读书时诸多名师的教导,使得他的课与众不同而别有芳华。他的课贯通政理、学理和事理,渗透知识、情感和价值,出入经典文献、热点时事、典型案例,纵横“学”“道”“理”,自成逻辑而多有己见。讲课富有节奏,删繁就简、深入浅出,讲道理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说案例起承转合、点名要处,听者犹如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在远近、虚实、黑白之间总是有所启迪、有所感悟。多年毕业的学生,当谈起他的课时,依然会记得他上课的神态和“金句”。《人民日报》在报道学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先进做法时,专门提到他的课“接地气,有生气,省流量!”“自带‘金话筒’”“将思政课这块‘硬骨头’‘炖’得‘入口即化’,让同学们在补充精神之‘钙’的课堂上‘脉动’了起来”。
“心系时局、怀抱民生是职业赋予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家国之念、赤子之心则是思政课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品格。思政课教师要做有情怀的价值引领者,用渊博知识筑牢课堂,生动语言感染课堂,真挚情怀升华课堂。”刘建伟说。
“将读书和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了高校教师的职业本质上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注定与太多的喧嚣、热闹无关,它很单纯,也很纯粹。”刘建伟有个近乎偏执的观点:“读书就是要单纯点,如果复杂了,附着在上面的东西多了,终是走不远。”所以,当学生问起自己适不适合读博士的时候,他总是会来个“灵魂三问”:“你喜欢单纯的生活不?你喜欢安静不?你愿意将读书和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
长期以来,他以学术为职业,怀抱赤子之心,做纯粹的学术,纯粹地做学术,深耕教学和学术研究,皆得心应手,有所收获。入职以来,基于西电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他提出将学校红色历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电子信息学科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与领导、同事一起开展了系列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改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改项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被《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社、教育部网站等报道。
学术研究直面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和历史之问,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沿着经典阐释、学理分析、对策建议多个维度精研,取得了较好成绩。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专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研究》总计48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国家生态环境部专家称赞:“显示了对宏大叙事的良好驾驭能力,表现了很好的理论功底、史料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本领域的开创性。”
新时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经世致用,自觉承担起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使命。多年来,刘建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高校作报告30余场,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20余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目前,他主持制定的《陕西省乡村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通过相关专家和省上部门领导评审,即将在全省发布。“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躲进小楼成一统,也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出自己的声音,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他这样说。
“持工匠之心,尽璞玉之美”
刘建伟的团队是校级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团队人数少,能量大,以“三多三好”广受称赞。“三多”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多,平均每两名毕业生就有一人获奖;高水平研究成果多,学生论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特等奖三次等;荣誉奖励多,二分之一毕业生获学校优秀毕业生或优秀毕业生干部称号。“三好”是团队风气好,同门互相尊重、相互帮助,崇尚学术,和睦相处;团队风貌好,学生综合素质高,宣讲、科研、做志愿者皆能独当一面;学生就业好,读博、做公务员、入职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
问及培养学生的秘诀,他概括为三句话:师徒如父子;身教重于言传;做事做到极致。他说:“师徒如父子是老话,但是老话不等于过时的话,或者错话。学生到自己这里,就如自己的孩子,要以欣赏之心爱护他们并助力他们成长。当然,老师带学生,也不能老是讲大道理,空洞乏味。要率先垂范,用自己做人做事为文的方式影响学生,虽不言明,或可潜移默化。至于我们这个团队的理念,一句话概括:做事做到极致。申报项目、写文章、做演讲,诸如此类,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我是这么做的,也要求学生这么做。如果说团队还有点成绩,应该得益于这个理念。”
“老师和学生是‘臊子’和‘面’的关系,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持续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臊子’,目的是成就学生那碗‘面’。”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理论基础不一样,性情也各有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他总是因材施教、不厌其烦,以师傅带徒弟的古老方式做着最现代的学问。“刘老师指导我们读书、写文章,总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一篇文章从初稿形成到最终发表,反复修改几十遍,他是我们前行中最可依赖的力量。”2015级硕士毕业生,现就读于武汉大学的王欣博士表示。“言之大甘,其中必苦。”最传统的方式最有效,也最辛苦,信远二区办公室夜晚的灯光见证了一位老师的辛劳。“持工匠之心,尽璞玉之美”,这是他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一位师者崇高形象的生动刻画。
学术之外,他和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找工作、谈对象,他会耐心给出建议;学生结婚,无论天南海北,他能到则到;学生有困难,他尽己所能伸出援手。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传统节日,无论是仍然在校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都会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并亲自下厨为学生做一桌可口的鲁菜,师生围坐在一起畅聊学术、生活和各种趣事。多年过去,老师的手艺和浓郁的师门氛围,依然是团队成员毕业后最美好的回忆。就职于山东省威海市发改委,现挂职于国家发改委的戚伟说:“始终难忘要把做学问当作人生态度的谆谆告诫,始终难忘毕业临别之际的殷殷嘱托,始终难忘海曲门第的其乐融融。如今投身工作岗位,老师的告诫与嘱托犹在耳畔,海曲门第的温馨画面犹在眼前,激励我认真对待工作、乐观对待生活。”
他曾经和自己教授过的学生说:“等我退休了,人老了,佝偻着背,拄着拐棍儿,走在新校区的林荫道上,你作为知名校友回来。当你看到我,不需要问候,只需要和身边的人讲,那位老师曾教过我,我就知足了。如果你再慷慨一点,说那个老师还是有点水平的,我就心满意足了。”略带沧桑的话语,显示了一位师者博大的胸怀。
“万卷诗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刘建伟喜欢书法,会经常写这副对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