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名师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教师】那一股韧劲儿:记师德标兵李小平
时间:2016-05-09 16:43:30来源:新闻中心点击:

那一股韧劲儿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德标兵”李小平教授

■ 记者

采访约在下午两点G楼二层的一间办公室,一点四十分,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茶色玻璃窗倾泻在宽敞安静的楼梯间,我们到达时,李小平教授正在办公桌前埋首处理手头的工作。为我们斟罢茶水后,采访提前一刻钟开始了。

微卷的齐耳短发,浅驼色绒衫,淡蓝色牛仔裤,不施粉黛,知性利落,说起话来声音意想不到得好听,看着她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谈话些许间,便似乎熟识了。

李小平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她名字中的两个字——纤巧、平易,可了解得愈多,她瘦小身体里爆发出的那一股韧劲儿,就愈发让人感到力量惊人……

初心

——“严”守杏坛,教学责任田上卅载深耕不辍

在我们看来亲和力“满格”的李小平,笑称自己在学生眼中却是个“严”味儿十足的老师。

她坦言也曾羡慕过那些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幽默信手拈来的教师,总担心不善讲玩笑的自己是否显得过于严厉。一次,她偶然在书中看到“信号与系统”大师清华大学郑君里教授的一个观点:倘若你生性如此,就不必为迎合学生而刻意改变,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于是我就释然了,性格本如此,那就保持这样的我吧。”但其实只要与李小平接触多了,学生就会发现,她其实一点师长架子没有,对学生从来都是有问必答,谦和平易。李小平的这种严,出于爱、寓于爱,待学生,她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

李小平的严,其实更多地是对自己——

“虽然现在很忙,但本科生的课程教学我从来没有停下过,也舍不得放下,《电路》、《信号与系统》这两门课始终伴随着我的教师生涯。”1982年,21岁的李小平毕业后就留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读书时,那个在电路小班辅导课上,每每上台解题思路巧妙、步骤严谨的文气女生,给当时的老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电路课成绩满分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也正因此,留校后的李小平与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结缘,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春秋。

如今,身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的李小平仍然躬身耕耘在基础课教学第一线。她每年站在本科教育教学讲台上的工作量不少于300学时,为研究生教授“信号分析与信号处理”课,指导本科教学实践,担任本科生一对一学习导师,亲自带队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到航天研究所交流,组织优秀毕业生到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进行本科联合培养……在李小平的心里,即使科研和行政工作再繁忙,教育教学始终不可撼动地被摆在第一位。

“不论从教时间长或短,做教师就当初心不改,对自己的要求应始终如一。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停滞不前是绝对不行的。”关于讲好一堂课的心得,李小平思忖了片刻,“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一堂课若能出彩,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保证让课堂主题突出,从教师提出问题到给出解决方法,再到最后为学生留下思考,必须环环相扣,好的课堂往往能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电路”、“信号与系统”两门课作为全校电子信息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奠定的基础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三十年如一日,李小平对待教学的那股认真劲儿从未松懈。注重概念的深入讲解、严谨的思维引导、知识点的推进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多重解决方法,是她授课时最主要的特点。多年来她与同事用心打造的“电路”精品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的教材更是成为大多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选教材,稳稳地保持住了西电在电路课程建设上的优势地位。

“李老师的课脉络清晰、明了易懂,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推导都变得不再令人生畏。始终能吸引大家目光的温雅态度,以及能牢牢抓住耳朵潺潺溪水般的声音,也让我们在听课时更加走心。”本科生刘雪峰对他的“电路”课学习时光用了“美好”两个字来形容。

“觉得自己特幸运!”由于曾任“电路”、“信号与系统”两门课课代表而与李小平有更多交流机会的学生李康,认为自己良好的专业基础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都得益于李老师的“真传”,如今已被保送至西电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读研究生的他,提起李老师,装着满腹的感激,“李老师课里课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我,是她帮助我坚定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并教我专注于未来的创造与发展。”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李小平展现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包容开放的教育理念。作为她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周六上午的学术报告及讨论雷打不动,借此机会,李小平会耐心仔细地与每位学生探讨、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除了参加项目外,她还鼓励并指导博士生独立申请和承担一些自由探索类的博士基金项目,通过完整的科研训练,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

师从李小平的博士生白博文说:“李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但在课下,她总是和蔼可亲,悉心了解我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身体力行地教我们做人做事。”

担当

——创设钱班,开启人才培养创新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8日,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名命名的国内第六个高校“钱学森班”——“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这一天的到来李小平盼望已久。

“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是对钱老‘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传承,是创新人才的探索之举,更是引领全面教育改革的难得机遇。”当年大胆提出创办钱班设想后,李小平揽下重任,带领着工作团队在做了广泛调研和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空间电子信息特色的钱班实施方案,并不负所望,获得了钱学森办公室及钱永刚教授等的肯定与支持。

作为学校空间科学与技术新专业的开办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令李小平常常思索和亲自践行。她提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本科提升计划方向,倡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理念,设计了“航天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全力建设空间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形成了一种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教育体系。

她尤为重视学生的创意发挥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立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和“梦想工坊”,全功能创新概念实现场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2015年,由本科生为骨干自主研发的“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发射上天,正是空间院本科生系统工程培养理念的一次成功案例。

作为研制“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的主要骨干,提起和“小伙伴”亲手研制的小卫星作为航天产品进入太空时,钱班学生张子恒仍难以抑制心中的雀跃,“绝对是学院给我们的一颗巨大彩蛋,这样的锻炼机会同学们想都不敢想!从最初的方案论证,到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再到最后完成测试,就像亲身出演了一部“烧脑”大片,让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说实话,期间经历过很多失败,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好在有李小平等老师们的暖心鼓励和不断打气,让我们最终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希望。”

李小平还积极致力于推进校所联合培养,以科学研究带动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她的推动下,空间院同航天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空间测控通信、空间特种测量和钱学森空间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联合实验室、2个培养基地、3个实验中心,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校所联合培养机制。她时时惦记着在钱学森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科研实践的5名同学,作为他们的双导师之一,她不仅在选题和技术方面给予这几位同学耐心的指导,更是一有机会就去看望他们,送去鼓励和慰问。令李小平感到欣喜的是,目前这5名同学的科研实践成绩都得到了研究院的普遍好评。

尽管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令自己像个转得停不下来的陀螺,李小平还是尽力挤出时间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李小平的倡导下,空间院在本科生中实行了全程导师制,她作为导师指导的三年级本科生蔡信岳也是研制皮卫星的骨干之一,“李老师总是积极争取,为我们创造各种开阔视野的学习机会,比如,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包为民院士、尤政院士、孙家栋院士这样的业界泰斗面对面,听他们讲述航天知识,指点学习研究上的迷津,这是许多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可以说,我心里的这颗航天梦种子,就是李老师埋下的。”身为空间院的一员,蔡信岳说他真切体会到了一种归宿感和自豪感。

执念

——情寄科研,剑指临近空间前沿科学领域

临近空间由于介于航空与航天领域之间,留下了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开发的大片空白。近年来,临近空间以其特殊的开发应用价值引起国际国内高度关注。我国启动了临近空间战略开发重大专项工程,其中,“黑障”问题更是长期困扰着航天界的一道国际难题,这一难题也成为了李小平科研团队介入临近空间测控前沿领域的切入点。

2009年前后,李小平带领的课题组开始了“等离子鞘套下测控通信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面对巨大的科研担子,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深夜亦或清晨,李小平总是最早到达办公室和最晚离开的那一个。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国家临近空间测控与通信基础理论研究重大专项一期测控项目完成的基础上,李小平成为二期全国16个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理论项目唯一的女技术首席,跻身重大专项测控通信领域专家组。

“我一般不会选择放弃。”李小平这九个字,字字透着坚定,攥着韧劲儿,“每个人都会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它仿佛一道无边的鸿沟,眼看就要钳制住你正要迈开的脚步,但其实,你只要再努力一点,再多拼一把,再将腿抬高一些,这道沟就跨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切忌患得患失,要能担当得起责任,将眼光放长远些,既要有耐心、有想法,还要有执行力,只有真正拼了,才能取得成功。”

依托逐渐完善的平台,李小平团队进一步凝练方向,面向航天飞行器、武器装备及工业领域相关测试、控制和通信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不断深化研究,在天地一体化测控网和网络技术、非接触式电磁测量和诊断、空间信息处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突破。2014年初,李小平主要负责的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息传输理论”项目启动,成为学校第一个获批的民口973项目。

坐待时机是不被容许的,李小平扎实积累、积极进取的行事风格引领团队又拓展了脉冲星信号处理与深空探测、“西电一号”微小卫星计划等项目,继续探索神秘的空间领域,实现了多方向多学科思想碰撞融合,开启了系统工程能力的建设。

采访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年轻老师敲门进来,在办公桌上放下一摞材料请李小平签字——

近几个月来,在经费数额达9000余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的项目申报上,李小平和她的团队已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汗水。“今年,团队成员个个都在加班加点,为了完善今天就要上报的这份项目申报书,昨晚我们几位老师还一起讨论研究到12点多,只要材料没上报,就总感觉还有地方要改,只有将申报书真正交出去的那一刻,才是我们提着的心落下来的一刻。”平静和缓的语气背后,不知藏着团队成员多少个伏案熬红双眼的不眠之夜。

从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到一句话的用词是否精确,李小平一如既往地执着于所有的细节。她说自己总感到有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着自己这么较真儿,“吴振森教授是我们项目组的顾问,昨天我们几位老师一起去看他,已经年过七旬的吴教授晚上还坚持要来办公室加班,感动之余,体会更深的是一种见贤思齐的鞭策。压力面前,我们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抱怨,在工作中,我们更应为做到精益求精而拼尽全力,因为,只消一点细微处的疏漏,就很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李老师对待工作极大的热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团队里一起日夜奋战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空间院教师方海燕还谈到,学院及课题组这些年的发展,无不凝聚着李小平教授的心血,尤其是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李老师一直用心良苦,“这点我深有体会,刚进课题组时,我的专业与课题组的研究差异较大,但李老师认准成长需要磨练,对我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仍然让我负责了一个方向的研究,从故障诊断到脉冲星导航,一步一步,在她的耐心指导和扶持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承担项目和带领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沉甸甸的工作重担压在肩上,您是怎样始终保持这份从容的?”采访结束前,很想听李老师谈谈她的秘诀——

“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我从来不将这些当作是苦的事,对我而言,这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我身为一名教师的本分。”说这话时,李小平的言语还是那样真诚温和,笑起来,眼角绽出些细小的皱纹,目光中流淌出一种果敢坚毅。

往期链接:

大:记“师德标兵”陈建军教授

用心对待每节课:记“师德标兵”刘凯教授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记“师德标兵”杨有龙教授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记“师德标兵”宣荣喜教授

甘心做人才培养的奠基石:记师德标兵夏永林教授

践行师德 教书育人:记“师德标兵”千博副教授

学生心中的又一个父亲:记“师德标兵”胡予濮教授

师德楷模郭立新: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上一条:【西电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师德标兵朱江峰
下一条:【西电教师】陈建军教授:以德为先 课比天大

【西电教师】那一股韧劲儿:记师德标兵李小平
发布时间:2016-05-09 16:43:30来源:新闻中心点击:我要评论:

那一股韧劲儿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德标兵”李小平教授

■ 记者

采访约在下午两点G楼二层的一间办公室,一点四十分,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茶色玻璃窗倾泻在宽敞安静的楼梯间,我们到达时,李小平教授正在办公桌前埋首处理手头的工作。为我们斟罢茶水后,采访提前一刻钟开始了。

微卷的齐耳短发,浅驼色绒衫,淡蓝色牛仔裤,不施粉黛,知性利落,说起话来声音意想不到得好听,看着她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谈话些许间,便似乎熟识了。

李小平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她名字中的两个字——纤巧、平易,可了解得愈多,她瘦小身体里爆发出的那一股韧劲儿,就愈发让人感到力量惊人……

初心

——“严”守杏坛,教学责任田上卅载深耕不辍

在我们看来亲和力“满格”的李小平,笑称自己在学生眼中却是个“严”味儿十足的老师。

她坦言也曾羡慕过那些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幽默信手拈来的教师,总担心不善讲玩笑的自己是否显得过于严厉。一次,她偶然在书中看到“信号与系统”大师清华大学郑君里教授的一个观点:倘若你生性如此,就不必为迎合学生而刻意改变,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于是我就释然了,性格本如此,那就保持这样的我吧。”但其实只要与李小平接触多了,学生就会发现,她其实一点师长架子没有,对学生从来都是有问必答,谦和平易。李小平的这种严,出于爱、寓于爱,待学生,她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

李小平的严,其实更多地是对自己——

“虽然现在很忙,但本科生的课程教学我从来没有停下过,也舍不得放下,《电路》、《信号与系统》这两门课始终伴随着我的教师生涯。”1982年,21岁的李小平毕业后就留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读书时,那个在电路小班辅导课上,每每上台解题思路巧妙、步骤严谨的文气女生,给当时的老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电路课成绩满分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也正因此,留校后的李小平与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结缘,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春秋。

如今,身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的李小平仍然躬身耕耘在基础课教学第一线。她每年站在本科教育教学讲台上的工作量不少于300学时,为研究生教授“信号分析与信号处理”课,指导本科教学实践,担任本科生一对一学习导师,亲自带队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到航天研究所交流,组织优秀毕业生到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进行本科联合培养……在李小平的心里,即使科研和行政工作再繁忙,教育教学始终不可撼动地被摆在第一位。

“不论从教时间长或短,做教师就当初心不改,对自己的要求应始终如一。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停滞不前是绝对不行的。”关于讲好一堂课的心得,李小平思忖了片刻,“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一堂课若能出彩,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保证让课堂主题突出,从教师提出问题到给出解决方法,再到最后为学生留下思考,必须环环相扣,好的课堂往往能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电路”、“信号与系统”两门课作为全校电子信息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奠定的基础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三十年如一日,李小平对待教学的那股认真劲儿从未松懈。注重概念的深入讲解、严谨的思维引导、知识点的推进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多重解决方法,是她授课时最主要的特点。多年来她与同事用心打造的“电路”精品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的教材更是成为大多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选教材,稳稳地保持住了西电在电路课程建设上的优势地位。

“李老师的课脉络清晰、明了易懂,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推导都变得不再令人生畏。始终能吸引大家目光的温雅态度,以及能牢牢抓住耳朵潺潺溪水般的声音,也让我们在听课时更加走心。”本科生刘雪峰对他的“电路”课学习时光用了“美好”两个字来形容。

“觉得自己特幸运!”由于曾任“电路”、“信号与系统”两门课课代表而与李小平有更多交流机会的学生李康,认为自己良好的专业基础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都得益于李老师的“真传”,如今已被保送至西电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读研究生的他,提起李老师,装着满腹的感激,“李老师课里课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我,是她帮助我坚定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并教我专注于未来的创造与发展。”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李小平展现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包容开放的教育理念。作为她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周六上午的学术报告及讨论雷打不动,借此机会,李小平会耐心仔细地与每位学生探讨、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除了参加项目外,她还鼓励并指导博士生独立申请和承担一些自由探索类的博士基金项目,通过完整的科研训练,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能力。

师从李小平的博士生白博文说:“李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但在课下,她总是和蔼可亲,悉心了解我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身体力行地教我们做人做事。”

担当

——创设钱班,开启人才培养创新探索之路

2014年10月8日,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名命名的国内第六个高校“钱学森班”——“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这一天的到来李小平盼望已久。

“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是对钱老‘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传承,是创新人才的探索之举,更是引领全面教育改革的难得机遇。”当年大胆提出创办钱班设想后,李小平揽下重任,带领着工作团队在做了广泛调研和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空间电子信息特色的钱班实施方案,并不负所望,获得了钱学森办公室及钱永刚教授等的肯定与支持。

作为学校空间科学与技术新专业的开办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令李小平常常思索和亲自践行。她提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本科提升计划方向,倡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理念,设计了“航天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全力建设空间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形成了一种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教育体系。

她尤为重视学生的创意发挥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立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和“梦想工坊”,全功能创新概念实现场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2015年,由本科生为骨干自主研发的“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发射上天,正是空间院本科生系统工程培养理念的一次成功案例。

作为研制“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的主要骨干,提起和“小伙伴”亲手研制的小卫星作为航天产品进入太空时,钱班学生张子恒仍难以抑制心中的雀跃,“绝对是学院给我们的一颗巨大彩蛋,这样的锻炼机会同学们想都不敢想!从最初的方案论证,到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再到最后完成测试,就像亲身出演了一部“烧脑”大片,让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说实话,期间经历过很多失败,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好在有李小平等老师们的暖心鼓励和不断打气,让我们最终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希望。”

李小平还积极致力于推进校所联合培养,以科学研究带动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她的推动下,空间院同航天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空间测控通信、空间特种测量和钱学森空间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联合实验室、2个培养基地、3个实验中心,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校所联合培养机制。她时时惦记着在钱学森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科研实践的5名同学,作为他们的双导师之一,她不仅在选题和技术方面给予这几位同学耐心的指导,更是一有机会就去看望他们,送去鼓励和慰问。令李小平感到欣喜的是,目前这5名同学的科研实践成绩都得到了研究院的普遍好评。

尽管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令自己像个转得停不下来的陀螺,李小平还是尽力挤出时间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李小平的倡导下,空间院在本科生中实行了全程导师制,她作为导师指导的三年级本科生蔡信岳也是研制皮卫星的骨干之一,“李老师总是积极争取,为我们创造各种开阔视野的学习机会,比如,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包为民院士、尤政院士、孙家栋院士这样的业界泰斗面对面,听他们讲述航天知识,指点学习研究上的迷津,这是许多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可以说,我心里的这颗航天梦种子,就是李老师埋下的。”身为空间院的一员,蔡信岳说他真切体会到了一种归宿感和自豪感。

执念

——情寄科研,剑指临近空间前沿科学领域

临近空间由于介于航空与航天领域之间,留下了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开发的大片空白。近年来,临近空间以其特殊的开发应用价值引起国际国内高度关注。我国启动了临近空间战略开发重大专项工程,其中,“黑障”问题更是长期困扰着航天界的一道国际难题,这一难题也成为了李小平科研团队介入临近空间测控前沿领域的切入点。

2009年前后,李小平带领的课题组开始了“等离子鞘套下测控通信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面对巨大的科研担子,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深夜亦或清晨,李小平总是最早到达办公室和最晚离开的那一个。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国家临近空间测控与通信基础理论研究重大专项一期测控项目完成的基础上,李小平成为二期全国16个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理论项目唯一的女技术首席,跻身重大专项测控通信领域专家组。

“我一般不会选择放弃。”李小平这九个字,字字透着坚定,攥着韧劲儿,“每个人都会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它仿佛一道无边的鸿沟,眼看就要钳制住你正要迈开的脚步,但其实,你只要再努力一点,再多拼一把,再将腿抬高一些,这道沟就跨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切忌患得患失,要能担当得起责任,将眼光放长远些,既要有耐心、有想法,还要有执行力,只有真正拼了,才能取得成功。”

依托逐渐完善的平台,李小平团队进一步凝练方向,面向航天飞行器、武器装备及工业领域相关测试、控制和通信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不断深化研究,在天地一体化测控网和网络技术、非接触式电磁测量和诊断、空间信息处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突破。2014年初,李小平主要负责的科技部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息传输理论”项目启动,成为学校第一个获批的民口973项目。

坐待时机是不被容许的,李小平扎实积累、积极进取的行事风格引领团队又拓展了脉冲星信号处理与深空探测、“西电一号”微小卫星计划等项目,继续探索神秘的空间领域,实现了多方向多学科思想碰撞融合,开启了系统工程能力的建设。

采访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年轻老师敲门进来,在办公桌上放下一摞材料请李小平签字——

近几个月来,在经费数额达9000余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的项目申报上,李小平和她的团队已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汗水。“今年,团队成员个个都在加班加点,为了完善今天就要上报的这份项目申报书,昨晚我们几位老师还一起讨论研究到12点多,只要材料没上报,就总感觉还有地方要改,只有将申报书真正交出去的那一刻,才是我们提着的心落下来的一刻。”平静和缓的语气背后,不知藏着团队成员多少个伏案熬红双眼的不眠之夜。

从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到一句话的用词是否精确,李小平一如既往地执着于所有的细节。她说自己总感到有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着自己这么较真儿,“吴振森教授是我们项目组的顾问,昨天我们几位老师一起去看他,已经年过七旬的吴教授晚上还坚持要来办公室加班,感动之余,体会更深的是一种见贤思齐的鞭策。压力面前,我们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抱怨,在工作中,我们更应为做到精益求精而拼尽全力,因为,只消一点细微处的疏漏,就很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李老师对待工作极大的热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团队里一起日夜奋战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空间院教师方海燕还谈到,学院及课题组这些年的发展,无不凝聚着李小平教授的心血,尤其是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李老师一直用心良苦,“这点我深有体会,刚进课题组时,我的专业与课题组的研究差异较大,但李老师认准成长需要磨练,对我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仍然让我负责了一个方向的研究,从故障诊断到脉冲星导航,一步一步,在她的耐心指导和扶持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承担项目和带领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沉甸甸的工作重担压在肩上,您是怎样始终保持这份从容的?”采访结束前,很想听李老师谈谈她的秘诀——

“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我从来不将这些当作是苦的事,对我而言,这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我身为一名教师的本分。”说这话时,李小平的言语还是那样真诚温和,笑起来,眼角绽出些细小的皱纹,目光中流淌出一种果敢坚毅。

往期链接:

大:记“师德标兵”陈建军教授

用心对待每节课:记“师德标兵”刘凯教授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记“师德标兵”杨有龙教授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记“师德标兵”宣荣喜教授

甘心做人才培养的奠基石:记师德标兵夏永林教授

践行师德 教书育人:记“师德标兵”千博副教授

学生心中的又一个父亲:记“师德标兵”胡予濮教授

师德楷模郭立新: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