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记忆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刘增基:坚守初心 矢志不渝
时间:2023-10-09 10:37:15来源:通信工程学院点击:

编者按:今年恰逢通信工程学院建院30周年、办学92周年,为纪念通信工程学院发展历程,学院策划推出院长访谈栏目,通过对建院以来历任院长采访记录,回顾通院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激励新时代通院人赓续前行,续写通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物名片】

刘增基,1937年11月生于浙江丽水,1955年7月高中毕业后志愿入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196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我校前身),并留校任教。

刘增基教授主要从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作为主研人之一,于197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系统(HX-101D),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曾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成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91~2002年期间,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1997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1955年的那个盛夏,18岁的刘增基因为成绩优异,从浙江丽水高级中学,被保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满心欢喜满怀热情与憧憬”正式开始了他与西电的不解之缘。

从孜孜求学到留校任教,从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到成为我校通信工程学院第一位院长,刘增基以“旁观者”“亲历者”或“见证者”的身份,感受着我校通信工程学院以及通信行业在人才结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一步步成长、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六十年来,在他的身上,老一辈学者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通过薪火相传无形中滋养着每一位西电人,立足国家所需和国民经济,卓越创新、精益求精,为国家与社会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我只是从系主任变成了院长”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学习,对于刘增基来说,满是憧憬:“当时学校属于总参,我满心欢喜满怀热情地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此时的学校,规模不是很大,仅包括无线工程系、有线工程系、雷达工程系、指挥系和通信系五个系。进校不久,无线工程系的刘增基很快便投入到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外语、工程制图等共同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去,“学习非常紧张,一丝不敢松懈”是他对自己当时学习状态的描述。

1958年,学校响应国家国防战略和建设大西北的需要,决定从张家口迁到西安,已经大三的刘增基,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这里,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从只设有通信和雷达专业的相对单一性质的专科学院,扩大为面向全军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一所新型工程科技大学;培养目标上从培养“维护使用的工程师”变为培养“能够研究设计的工程师”。同时,学校也将有线工程系与无线工程系合并为电信工程系,并将无线、有线教授会与电信工程系合并,与系合并的教授会(后改称教研室)在专业教学上,除负责本系的专业课外,也关心全院其他各系班专业的课程。在这一阶段,讲授超高频技术的樊昌信老师,讲授自动控制的赵华孟老师,讲授信息论的陈太一老师,都给刘增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0年7月,刘增基从电信工程专业毕业后顺利留校,在101研究室做流星余迹通信和短波轻型快速通信的科研工作。1978年后,电信工程系经历再次调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包括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又在1984年、1985年分别新增图像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专业,刘增基也在1987年开始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在他的诠释里,“通信需要计算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计算机需要通信实现联网,计算机通信专业将计算机与通信结合起来,对于信息工程系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88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信息工程系陆心如主任等开始组织力量申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论证、申请、答辩、评审于1989年申办成功,定名为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网络与交换”,具备“计算机通信”相关科研和教学经验的刘增基,也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实验室主任。与此同时,恰逢原信息工程系主任陆心如退休,为了集中力量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1989年,刘增基开始兼任信息工程系主任。

640 (2).png

1993年,信息工程系由系改院,刘增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通信工程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在刘增基看来,“当时来讲,只是系主任变成了院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科研和学科建设始终是我的主要任务”

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谈及作为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后,如何担负起学院管理工作,刘增基坦言:“当时,学院书记蔡自成,副书记赵秋厉,副院长中主管教学工作的傅丰林,先后主管科研的戴善荣、李建东,以及主管行政的王仰厚等同志,他们其实承担了很多工作,我主要抓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以及本身担负的科研工作”。在担任院长期间,刘增基也曾因参加重大项目联试,“大量时间都出差在外面,通院因为集体领导班子的通力合作才能照常运转”。他所提及的,便是与石家庄电子54所合作研制的一种区域机动通信网。在该项目开展期间,刘增基曾在联试现场逗留半年之久,终于实现了ATM技术的完整功能。该机动网系统后来也获得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始终是刘增基的工作重点。如何建设好“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何凝练研究方向、构筑学科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较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等,始终牵挂在他的心头。自1991年实验室开始筹建,到1995年正式投入运行,虽然学校本身在通信、编码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但面对末位淘汰制度,五年考核期后的要与清华、北大之类名校竞争,刘增基还是感觉“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

彼时,国际社会上,综合业务网成为通信专业研究的前沿,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1995年,学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发展优势、主攻网络、开拓新域”的行动口号,正式开始大力研究综合业务网。1996年,刘增基作为负责人之一,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合作,在张煦院士的主持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光波与微波相结合的宽带综合业务专用通信网关键技术研究”,并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综合业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异步转移模式ATM,作为世界流行的先进技术,完成ATM交换机的研制也显得迫在眉睫。“资料上的东西要变成实物,需要一个过程,大家一起查资料,定方案”,刘增基感叹当时很不容易,“时间紧任务重,到底该如何实现呢?”最终,他们决定与华为公司共同合作,从硬件到软件完全自己一点点摸索,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凭着不放弃的毅力和不肯认输的决心,1996年,实验室与华为公司合作完成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单节点ATM试验模型”中ATM交换机的研制,并于“863计划”十年成果展之前完成了宽带综合业务通信实验,实现了包括数字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高速数据通信,这也是我国第一台“具有信令功能的ATM交换机”,获得1997年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时对于西电在全国通信行业的地位来说,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增基教授如是说。

“紧跟时代砥砺前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997年卸任院长后,刘增基继续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至2007年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朝着科研的道路持续深耕。直至200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他也从未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

2001至2008年,刘增基被学校聘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学校聘为“学术振兴计划”工程系统(通信系统)首席专家;2010年,刘增基主持研制成功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实现了点对点的宽带信息传输,在一般气象条件下激光通信距离达到10公里;2017年,已经80岁高龄的刘增基受邀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多域智能宽带机动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在这个项目中,他参与了项目的策划、总体方案的论证和部分野外试验工作。

60多年来,刘增基始终追随学校发展和通信行业发展的脚步,关心和关注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他说:“从学生规模到科研项目,学院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值得学院内的老师和同学们自豪。”

“我们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环境,但决不应该满足现状,而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机遇,继续为国防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推动通院继续向前发展,向更高水平发展”。面向未来,他也叮咛学生和老师:“作为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恰如马克思主义所教导的,完整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进入大学决不能放松,必须勤奋学习,不断学习,才可能有大作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六十年多来,刘增基始终站在科研的第一线、教学的第一线、育人的第一线,将自己的个人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中,将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到每一项科研任务中。在他的身上,老一辈西电人立足国家和社会所需,艰苦奋斗、志诚报国的使命与担当,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电人,勇担使命建功立业,前赴后继地为推动通信行业发展接续奋斗。

上一条:李建东:刻苦钻研 砥砺前行
下一条:【西电往事】当流星划过东方——红色传奇之西电“流星余迹”通信研究溯源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刘增基:坚守初心 矢志不渝
发布时间:2023-10-09 10:37:15来源:通信工程学院点击:我要评论: 0

编者按:今年恰逢通信工程学院建院30周年、办学92周年,为纪念通信工程学院发展历程,学院策划推出院长访谈栏目,通过对建院以来历任院长采访记录,回顾通院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激励新时代通院人赓续前行,续写通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物名片】

刘增基,1937年11月生于浙江丽水,1955年7月高中毕业后志愿入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196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电信工程专业(我校前身),并留校任教。

刘增基教授主要从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作为主研人之一,于197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系统(HX-101D),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曾被评为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成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91~2002年期间,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1997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1955年的那个盛夏,18岁的刘增基因为成绩优异,从浙江丽水高级中学,被保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满心欢喜满怀热情与憧憬”正式开始了他与西电的不解之缘。

从孜孜求学到留校任教,从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到成为我校通信工程学院第一位院长,刘增基以“旁观者”“亲历者”或“见证者”的身份,感受着我校通信工程学院以及通信行业在人才结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一步步成长、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六十年来,在他的身上,老一辈学者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通过薪火相传无形中滋养着每一位西电人,立足国家所需和国民经济,卓越创新、精益求精,为国家与社会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我只是从系主任变成了院长”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学习,对于刘增基来说,满是憧憬:“当时学校属于总参,我满心欢喜满怀热情地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此时的学校,规模不是很大,仅包括无线工程系、有线工程系、雷达工程系、指挥系和通信系五个系。进校不久,无线工程系的刘增基很快便投入到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外语、工程制图等共同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去,“学习非常紧张,一丝不敢松懈”是他对自己当时学习状态的描述。

1958年,学校响应国家国防战略和建设大西北的需要,决定从张家口迁到西安,已经大三的刘增基,和同学们一起坐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这里,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从只设有通信和雷达专业的相对单一性质的专科学院,扩大为面向全军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一所新型工程科技大学;培养目标上从培养“维护使用的工程师”变为培养“能够研究设计的工程师”。同时,学校也将有线工程系与无线工程系合并为电信工程系,并将无线、有线教授会与电信工程系合并,与系合并的教授会(后改称教研室)在专业教学上,除负责本系的专业课外,也关心全院其他各系班专业的课程。在这一阶段,讲授超高频技术的樊昌信老师,讲授自动控制的赵华孟老师,讲授信息论的陈太一老师,都给刘增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0年7月,刘增基从电信工程专业毕业后顺利留校,在101研究室做流星余迹通信和短波轻型快速通信的科研工作。1978年后,电信工程系经历再次调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包括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又在1984年、1985年分别新增图像通信和计算机通信专业,刘增基也在1987年开始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在他的诠释里,“通信需要计算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计算机需要通信实现联网,计算机通信专业将计算机与通信结合起来,对于信息工程系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88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信息工程系陆心如主任等开始组织力量申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论证、申请、答辩、评审于1989年申办成功,定名为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ISN)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网络与交换”,具备“计算机通信”相关科研和教学经验的刘增基,也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实验室主任。与此同时,恰逢原信息工程系主任陆心如退休,为了集中力量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1989年,刘增基开始兼任信息工程系主任。

640 (2).png

1993年,信息工程系由系改院,刘增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通信工程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在刘增基看来,“当时来讲,只是系主任变成了院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科研和学科建设始终是我的主要任务”

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谈及作为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后,如何担负起学院管理工作,刘增基坦言:“当时,学院书记蔡自成,副书记赵秋厉,副院长中主管教学工作的傅丰林,先后主管科研的戴善荣、李建东,以及主管行政的王仰厚等同志,他们其实承担了很多工作,我主要抓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以及本身担负的科研工作”。在担任院长期间,刘增基也曾因参加重大项目联试,“大量时间都出差在外面,通院因为集体领导班子的通力合作才能照常运转”。他所提及的,便是与石家庄电子54所合作研制的一种区域机动通信网。在该项目开展期间,刘增基曾在联试现场逗留半年之久,终于实现了ATM技术的完整功能。该机动网系统后来也获得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始终是刘增基的工作重点。如何建设好“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何凝练研究方向、构筑学科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较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等,始终牵挂在他的心头。自1991年实验室开始筹建,到1995年正式投入运行,虽然学校本身在通信、编码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但面对末位淘汰制度,五年考核期后的要与清华、北大之类名校竞争,刘增基还是感觉“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

彼时,国际社会上,综合业务网成为通信专业研究的前沿,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1995年,学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发展优势、主攻网络、开拓新域”的行动口号,正式开始大力研究综合业务网。1996年,刘增基作为负责人之一,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合作,在张煦院士的主持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光波与微波相结合的宽带综合业务专用通信网关键技术研究”,并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综合业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异步转移模式ATM,作为世界流行的先进技术,完成ATM交换机的研制也显得迫在眉睫。“资料上的东西要变成实物,需要一个过程,大家一起查资料,定方案”,刘增基感叹当时很不容易,“时间紧任务重,到底该如何实现呢?”最终,他们决定与华为公司共同合作,从硬件到软件完全自己一点点摸索,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凭着不放弃的毅力和不肯认输的决心,1996年,实验室与华为公司合作完成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单节点ATM试验模型”中ATM交换机的研制,并于“863计划”十年成果展之前完成了宽带综合业务通信实验,实现了包括数字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高速数据通信,这也是我国第一台“具有信令功能的ATM交换机”,获得1997年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时对于西电在全国通信行业的地位来说,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增基教授如是说。

“紧跟时代砥砺前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1997年卸任院长后,刘增基继续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至2007年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朝着科研的道路持续深耕。直至200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他也从未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

2001至2008年,刘增基被学校聘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学校聘为“学术振兴计划”工程系统(通信系统)首席专家;2010年,刘增基主持研制成功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实现了点对点的宽带信息传输,在一般气象条件下激光通信距离达到10公里;2017年,已经80岁高龄的刘增基受邀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基于多域智能宽带机动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在这个项目中,他参与了项目的策划、总体方案的论证和部分野外试验工作。

60多年来,刘增基始终追随学校发展和通信行业发展的脚步,关心和关注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他说:“从学生规模到科研项目,学院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值得学院内的老师和同学们自豪。”

“我们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环境,但决不应该满足现状,而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机遇,继续为国防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推动通院继续向前发展,向更高水平发展”。面向未来,他也叮咛学生和老师:“作为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恰如马克思主义所教导的,完整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进入大学决不能放松,必须勤奋学习,不断学习,才可能有大作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六十年多来,刘增基始终站在科研的第一线、教学的第一线、育人的第一线,将自己的个人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中,将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到每一项科研任务中。在他的身上,老一辈西电人立足国家和社会所需,艰苦奋斗、志诚报国的使命与担当,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电人,勇担使命建功立业,前赴后继地为推动通信行业发展接续奋斗。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月热点
Baidu
map